中国订单归零,一场大危机眼看就要爆发,美国农民眼下正发愁新一季的大豆往哪儿卖,美国大豆协会已明确表态“情况很严重”,特朗普却在这时候拉欧盟对中国加码关税,外界担忧航心配资,矛盾加剧下的贸易博弈,可能拖垮的不只是农产品市场。该事引发持续关注。
美国农业圈这阵子有点乱套了,CNN、财富杂志都在说,今年到现在,一份中国的大豆采购单都还没来,美国农民愁得都快把地里的豆苗拔了吃
卡莱布·拉格兰是美国大豆协会主席,他接受采访时说得很直接,以前中国买的大豆是所有外国客户加起来的总和都比不上的

往年这个时候,至少对华年度订单得完成三分之一了,现在是一粒豆都没人接手,按比例算大概得有8%\~9%的大豆,本该进中国仓库,现在只能烂手里
除了没订单,现在大豆价格也惨得不行,比三年前便宜了40%,而且成本还在涨,他说现在每蒲式耳才卖10.1美元,种出来都不够成本,预计得亏上几百万农户
这可不是哪家地头的私事,美国农业每年产出近10万亿美元,撑着全美18%的经济份额,还有二十几万个工作机会靠大豆吃饭
贸易一断,影响的不只是田里的收成,小企业、运输公司、仓储设备,包括种子化肥的配套厂商,都得跟着下滑,这跟下多米诺一样,一块一块倒
美国农业圈现在普遍认定,问题根源还是中美之间的关税僵局,一场贸易战从2018年烧到现在,美国大豆出口到中国得多付34%的税,直接把竞争力砍掉一半
反观中国那边没等着谈条件,早就把目光转向巴西,今年3月就从巴西买了1570万吨大豆,四分之三都送去了中国,打破了历史纪录

据《财富》杂志援引数据显示,2024年中国进口的大豆里,有71%是巴西的,这还是保守说法,实际可能更高,因为中国也没公开讲采购量航心配资,只看港口卸货数字就够了
美国那边8月中旬还写了封公开信给特朗普,说中国跟巴西都签了接下来几个月的采购合同,就是不搭理美国,说得也不客气:“再不管,我们真要死了”
眼下更让人发愁的是,美国大豆收成还不错,预计能达到43亿蒲式耳,也就是历史第六高产年,可问题是没买家,库存放不下,价格压更低
美国农业部那边一直没表态怎么处理,农民已经开始打听仓储费能不能补贴,否则一吨豆放仓里放一个冬天,光冷藏就得贴进去几千美元
回头再看2018到2020年的数据,美国农业当时因为中美贸易战整体亏了260亿美元,其中大豆一个品类就吞掉了将近200亿,眼下这走势,简直翻版重演

有记者问拉格兰怎么看,他也不躲,说自己虽然是特朗普支持者,但这事儿得解决,呼吁白宫赶紧把话说清楚,看看能不能恢复中国的采购意愿
可8月那道行政令,只是把关税休战期延到11月10日,还不是专门给农业的,更像是延后选前压力,农民根本等不起
特朗普上个月还在演讲里喊话,说希望中国大豆订单翻三倍,底下人都鼓掌,可中国没回应,那边该从哪买还从哪买,没看出一点转向的意思
就在这节骨眼上,路透社9月10号又放了个消息,说特朗普正在要求欧盟对中国和印度加100%的“二级关税”,说是要逼俄罗斯能源买家让步,其实大家都看得出来,是在逼中国就范
欧盟官员透露,这事是特朗普9号在电话里提出来的,他说只要欧盟带头,美国就会一起干,可欧洲人一听脸就黑了,中国是他们最大的外贸合作国之一,不可能轻易撕破脸
欧洲那边也有人在受访时表示,出卖自身利益去跟美国结盟不现实,这不是几十年前,全球经济已经捆得太紧,靠惩罚一个国家搞不出胜利者
这边中国的应对也不拖拉,资料显示中国已经有约4500万吨战略大豆储备,纽约时报也提过这个数据,大概相当于从美国进口两年的总量
今年中国国内的大豆收成也比较稳,预计能产2100万吨,加上巴西的供应和国家储备,短期内并不会急着跟美国重启订单谈判
中国现在的策略就是多点布局,既加大对巴西等拉美国家的采购,也同时提升国内种植面积和储备,这样即便遇到自然灾害或国际变数也能稳住节奏

有西方分析师认为,如果明年南美那边遭遇气候灾害,比如巴西遭水灾,可能中国也得重新考虑订单配比,但目前看,中国这边布局很有弹性
而美国这边则显得焦头烂额,眼看着收割季逼近,农民天天问订单来没来,政府却还在跟盟友商量要不要涨税,根本不是一个节奏
特朗普现在的操作方式,就是不断试图通过外压换内应,拉上欧洲对中国下套,想借地缘政治来干预农业博弈,可问题是,农业看的是时令,不是制裁表

而且欧盟要是真动手,对自己也是重伤,中国从农产品到汽车零部件在欧洲的贸易渗透太深了,动一个链条可能带出一片
说到底,这场大豆风波只是中美长期贸易摩擦中的一个节点,美国想靠加压逼中国低头,但现实是,中国手里还有不少牌,不急着摊底
目前这件事还没有明确结果,美国农民盼着能重启贸易,中国那边则继续稳扎稳打,静观其变,双方怎么走航心配资,就看接下来几个月的政策松动与否
海通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